3个字的词语
共 38844 条词语
-
苏武节指苏武出使匈奴时所持的符节。汉武帝天汉元年苏武以中郎将使持节出使匈奴,单于留不遣欲其降,武坚贞不屈,持汉节牧羊于北海畔十九年始元六年得归,须发尽白。后以“苏武节”用作忠臣的典故。[查看详情]
-
神武旗清代帝王出行仪仗中乘舆旗饰之一种。[查看详情]
-
神武门古宫门名。即南朝时建康皇宫西首之神虎门。唐初因避太祖李虎讳而改“虎”为“武”或“兽”。相传南朝梁陶弘景曾在此门挂衣冠而上书辞禄。见《南史陶弘景传》。[查看详情]
-
圣武舞清代宫廷舞蹈之一。[查看详情]
-
神武军唐至德年间所设置的北衙禁军之一护卫宫城内外。[查看详情]
-
龙武军唐代禁军名。[查看详情]
-
梁武帝即“萧衍”。南朝梁的建立者。字叔达南兰陵(今江苏常州西北)人。原为齐雍州刺史乘齐内乱起兵,公元502年夺取帝位。在位时重用士族残酷剥削农民多次镇压农民起义。酷信佛教大兴寺院曾三次出家为僧。擅长文学精乐律,善书法。统治后期北方降将侯景叛乱都城建康被攻破,[查看详情]
-
软武器指用来破坏敌人无线电设备效能的电子干扰装备等。[查看详情]
-
宁武子亦称“宁子”。亦称“宁生”。亦称“寗生”。亦称“宁武”。春秋卫大夫宁俞谥武子。《论语公冶长》:“子曰:'宁武子,邦有道,则知;邦无道则愚。'”邢昺疏:“若遇邦国有道,则显其知谋;若遇无道则韬藏其知而佯愚。”后以宁武子为国家有道则进用其智能、无道则佯愚以[查看详情]
-
龙武兵见“龙武军”。[查看详情]
-
讲武堂清末民初建立的培养陆军军官的教育机构。为编练新军和带兵者研究武学之需。1906年起相继建立北洋(于天津)、云南、东北(于辽宁)等陆军讲武堂。一般设步、马、炮、工等科学习战术、兵器、战斗教练等课程。教官中多同盟会会员学员中不少人因接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[查看详情]
-
会武宴行科举制度时武科殿试放榜后,在兵部举行的公宴。[查看详情]
-
汉武台汉武帝为求仙所筑的高台。在沧州。其地俯临大海长澜接天,巉岩峻石,颇为壮观。[查看详情]
-
讲武城古城名。在河南临漳漳河上。三国魏曹操所筑。宋范成大有《讲武城》诗。[查看详情]
-
汉武泉泉名。在长安城南为曲江之源。[查看详情]
-
广武叹《三国志魏志阮籍传》“官至步兵校尉”裴松之注引晋孙盛《魏氏春秋》:“﹝阮籍﹞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,乃叹曰:'时无英才,使竖子成名乎!'”后常以喻怀才不遇。[查看详情]
-
寒武系古生界的第一个系。参见“寒武纪”。[查看详情]
-
寒武纪地质年代古生代的第一个纪。“寒武”(Cambria)是英国威尔士一个古代地名这个纪的地层首先在那里发现故名。约开始于五亿七千万年前结束于五亿年前。本纪分为早、中、晩三个世。生物群以海生无脊椎动物为主特别是三叶虫。红藻、绿藻等开始繁盛。我国南北很多省区当时为海[查看详情]
-
汉武帝(前156-前87)即“刘彻”。西汉皇帝。汉景帝子。公元前140年继位。在位期间颁行“推恩令”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国势力。又设置十三部刺史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。曾接受董仲舒建议“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”。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“丝绸之路”。曾命卫青、霍去病率军进击匈奴[查看详情]
-
广武君指楚汉相争时赵国谋臣李左车。李封广武君故称。韩信、张耳攻赵时,赵权臣成安君陈馀不听广武君之言以至兵败。韩信获广武君而师事之广武君遂为之筹策下燕齐之地。见《史记淮阴侯列传》。[查看详情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