㓼
复制 刂部 共13画 左右结构 U+34FC 
  汉语字典
 㓼的意思
折叠展开
 㓼
详细解释
1.拼音chì。
2.伤。
3.割。
㓼的康熙字典
折叠展开
 康熙字典原文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:刀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31頁,第7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43頁,第16字
標點整理本: 第71頁,第12字
音《唐韻》:初紀切;《集韻》:測紀切,𡘋音欼。
《博雅》:割也。
《說文》:傷也。
《集韻》或作剟、𠞩。
音又,《唐韻》:初栗切;《集韻》:測乙切,𡘋音䜉──義同。
音又,《集韻》或作㔑、𠛨。
注解
〔㓼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刀部。
〔㓼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chì、chò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桼、刂。
㓼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词典网整理。㓼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
 㓼的说文解字
折叠展开
 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親結切頁碼第136頁,第5字續丁孫
㓼
異體𠞘
傷也。从刀桼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八反切秋月反頁碼第351頁,第5行,第1字述
傷也。從刀桼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親結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724頁,第3字許惟賢第322頁,第5字
傷也。
段注𦍧下曰蹏皮可以割桼。桼疑㓼之誤。割㓼絫言之也。《廣雅》曰:㓼,割也。測紀切。
从刀。桼聲。
段注親結切。十二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傷也。剎乃俗字當作㓼。
㓼 尺 佛經「剎」乃㓼之誤體。
俗作剎。
㓼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 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270頁,第10字 | 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362頁,第9字 | 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280頁 | 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180頁,第10字 | 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170頁,第7字 | 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610頁,第1字 | 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073頁,第1字 | 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2493頁,第1字 | 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891頁,第3字 | 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08頁,第25字 | 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177頁,第10字 | 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1394頁,第1字 | 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4673頁【補遺】第16694頁 | 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544頁,第1字 | 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363頁【崇文】第1449頁 | 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536頁 | 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187頁,第7字 | 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四冊,第568頁,第1字 | 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447頁,第1字 | 
㓼字的翻译
折叠展开
 - an incised wound; cuts
 
㓼的字源字形
折叠展开
 
 宋 印刷字体 广韵
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
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