勹字概述
〔勹〕字拼音是bāo 部首是勹, 总笔画是2画。
〔勹〕字是独体字 五行属水。
〔勹〕字仓颉码是HS 五笔是QTN 四角号码是27020 郑码是RYAA 中文电码是0540 区位码是5772。
〔勹〕字的UNICODE是52F9。 十进制为21241,UTF-32:000052f9,UTF-8:E5 8B B9。
〔勹〕字的异体字是 包
勹的笔顺
勹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:勹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47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50頁,第18字
標點整理本: 第79頁,第49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布交切,音苞。
《說文》:裹也。勹,象人曲形有所包裹。
注解
〔勹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勹部。
〔勹〕字拼音是bāo,独体字,五行属水。
〔勹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bāo] ⑴ 古同“包”,裹。
勹的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九上反切布交切頁碼第301頁,第12字續丁孫
勹
裹也。象人曲形,有所包裹。凡勹之屬皆从勹。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甲骨文『勹』字象人側俯伏之形,當即『伏』之本字。」
蔣注案:从勹之字,唯冢、軍之隸定字形不同。隸定从勹之字,唯勺、句之篆字不从勹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七反切北交反頁碼第751頁,第3行,第1字述
裹也。象人曲身形,有所包裹。凡勹之屬,皆從勹。
鍇注臣鍇曰:「此文起於人字,曲,包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九上反切布交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1728頁,第2字許惟賢第756頁,第4字
裹也。
段注今字包行而勹廢矣。
象人曲形有所包裹。
段注包當作勹。淺人改也。布交切。以包苞匏字例之。古音在三部。
凡勹之屬皆从勹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勹【包】。勹裹。
勹裹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作,
,篆文作
。其形由象形
(人)字伸手向下,朝裡彎曲,以像包裹的樣子,由象形的「人」字改變而來。在六書中屬於變體象形
勹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 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592頁,第5字 | 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750頁,第3字 | 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573頁 | 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383頁,第10字 | 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361頁,第4字 | 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299頁,第3字 | 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225頁,第1字 | 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4480頁,第2字 | 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920頁,第1字 | 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35頁,第2字 | 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373頁,第10字 | 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3100頁,第1字 | 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9053頁【補遺】第17376頁 | 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096頁,第1字 | 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774頁【崇文】第3093頁 | 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230頁 | 
| 17 | 說文新證 | 第714頁,第1字 | 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八冊,第135頁,第1字 | 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866頁,第3字 | 
勹字的翻译
- wrap; KangXi radical 20
 - Radikal Nr. 20 = einwickeln, umarmen, umfassen
 - envelopper (radical)
 
勹的字源字形
 商 甲骨文 𠂤宾间
 商 甲骨文 宾组
 宋 印刷字体 广韵
 宋 传抄 汗简
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