洓
复制 氵部 共9画 左右结构 U+6D13 
  汉语字典
 洓字概述
折叠展开
 〔洓〕字拼音是sè,qì,zì 部首是氵, 总笔画是9画。
〔洓〕字是左右结构
〔洓〕字仓颉码是EDB 五笔是IGMI 86 、 ISMN 98 四角号码是35192 郑码是VFLD
〔洓〕字的UNICODE是6D13。 十进制为27923,UTF-32:00006d13,UTF-8:E6 B4 93。
〔洓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是三级汉字。
〔洓〕字的异体字是 漬
洓的意思
折叠展开
 洓的康熙字典
折叠展开
 康熙字典原文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481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620頁,第6字
標點整理本: 第567頁,第11字
音《唐韻》:所責切;《集韻》:色責切,𡘋音㮦。
《說文》:小雨零貌。
音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七迹切,音磧──水名,在北地。
音又,《集韻》:疾智切,音胔──與漬同,漚也。詳漬字註。
例从朿,與从束別。
注解
〔洓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洓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sè、qì、z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朿。
〔洓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è] ⑴ 小雨零落。㈡ [qì] ⑴ 古水名,在今中国甘肃省。㈢ [zì] ⑴ 古同“渍”,浸,泡。
洓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词典网整理。洓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
 洓的说文解字
折叠展开
 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所責切頁碼第371頁,第22字續丁孫
洓
小雨𩂣皃。从水朿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史迮反頁碼第909頁,第5行,第2字述
小雨零也。從水朿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朿音策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所責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2227頁,第2字許惟賢第969頁,第3字
小雨霝皃。
段注霝各本作零。今正。洓洓亦雨聲。
从水。朿聲。
段注所責切。十六部。俗作𣽤。
洓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 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735頁,第6字 | 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939頁,第1字 | 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708頁 | 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485頁,第1字 | 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443頁,第11字 | 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621頁,第3字 | 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751頁,第4字 | 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5500頁,第2字 | 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369頁,第4字 | 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92頁,第28字 | 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468頁,第14字 | 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3924頁,第3字 | 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1040頁【補遺】第17676頁 | 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061頁,第2字 | 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975頁【崇文】第3897頁 | 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585頁 | 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九冊,第171頁,第5字 | 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1033頁,第6字 | 
洓的字源字形
折叠展开
 
 宋 印刷字体 广韵
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
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