盋
复制 皿部 共10画 上下结构 U+76CB 
  汉语字典
 盋字概述
折叠展开
 〔盋〕字拼音是bō 部首是皿, 总笔画是10画。
〔盋〕字是上下结构
〔盋〕字仓颉码是IKBT IEBT 五笔是DCLF 86 、 DCYL 98 四角号码是43102 郑码是GDSL
〔盋〕字的UNICODE是76CB。 十进制为30411,UTF-32:000076cb,UTF-8:E7 9B 8B。
〔盋〕字的异体字是 鉢
盋的意思
折叠展开
 盋的康熙字典
折叠展开
 康熙字典原文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中 部首:皿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899頁,第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793頁,第22字
標點整理本: 第750頁,第17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北末切,音撥。
《說文》:盋,食器也。盂屬。程大昌《演繁露》:盂,食器。若盋而大,今之所謂盋盂也。
例《唐韻》同「鉢」。
《六書正譌》:从皿,犮聲──別作鉢,非。
注解
〔盋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皿部。
〔盋〕字拼音是bō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犮、皿。
〔盋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bō] ⑴ 同“鉢”。
盋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词典网整理。盋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
 盋的说文解字
折叠展开
 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五上反切北末切頁碼第158頁,第1字續丁孫
盋
盋器。盂屬。从皿犮聲。或从金从本。
附注《廣韻・末韻》:「鉢,鉢器也。亦作盋。」
盋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 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313頁,第8字 | 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412頁,第3字 | 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320頁 | 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204頁,第10字 | 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196頁,第13字 | 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699頁,第3字 | 
| 7 | 說文探原 | 第2776頁,第1字 | 
| 8 | 說文集注 | 第1026頁,第2字 | 
| 9 | 說文標整 | 第125頁,第21字 | 
| 10 | 標注說文 | 第202頁,第15字 | 
| 11 | 說文注箋 | 第1619頁,第1字 | 
| 12 | 說文詁林 | 第5238頁【補遺】第16773頁 | 
| 13 | 說文義證 | 第419頁【崇文】第1673頁 | 
| 14 | 古字詁林 | 第五冊,第221頁,第1字 | 
| 15 | 古字釋要 | 第506頁,第1字 | 
| 16 | 新附通誼 | 第19頁,第6字 | 
盋的字源字形
折叠展开
 
 宋 印刷字体 广韵
 宋 印刷字体 增韵
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
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
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