辮字概述
折叠展开
 〔辮〕字拼音是biàn 部首是辛, 总笔画是20画。
〔辮〕字是左中右结构
〔辮〕字仓颉码是YJVFJ 五笔是UXIU 四角号码是00441 郑码是SEZS
〔辮〕字的UNICODE是8FAE。 十进制为36782,UTF-32:00008fae,UTF-8:E8 BE AE。
〔辮〕字的异体字是 辫
辮的笔顺
折叠展开
 辮的意思
折叠展开
 辮的康熙字典
折叠展开
 康熙字典原文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糸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249頁,第1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941頁,第28字
標點整理本: 第904頁,第28字
音《廣韻》:薄泫切;《集韻》:婢典切;《韻會》:平免切;《正韻》:婢免切,𡘋音辨。
《說文》:交也。
《增韻》:繆也。與編通。詳編字註。
注解
〔辮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。
〔辮〕字拼音是biàn,左中右结构,可拆字为辡、糸。
〔辮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biàn] ⑴ 见“辫”。
辮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词典网整理。辮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
 辮的说文解字
折叠展开
 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頻犬切頁碼第433頁,第16字續丁孫
辮
交也。从糸辡聲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分而合也,故从辡,形聲中有會意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頻犬切頁碼第1029頁,第2行,第1字述
交也。從糸辡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頻犬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2586頁,第2字許惟賢第1126頁,第1字
交也。
段注玄應引作交織之也。《終軍傳》曰:解辮髮,削左衽。《三蒼》叚編爲之。
从糸。辡聲。
段注分而合也。故从辡。形聲中有會意也。頻犬切。十四部。
白话解释
辫,交缠。字形采用“糸”作边旁,“辡”作声旁。
辮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 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855頁,第17字 | 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097頁,第10字 | 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819頁 | 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571頁,第4字 | 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513頁,第16字 | 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893頁,第5字 | 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3181頁,第1字 | 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6363頁,第1字 | 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732頁,第2字 | 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41頁,第6字 | 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548頁,第8字 | 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4512頁,第1字 | 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2612頁【補遺】第17901頁 | 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3358頁,第4字 | 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123頁【崇文】第4489頁 | 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866頁 | 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九冊,第1167頁,第3字 | 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1200頁,第6字 | 
辮字的翻译
折叠展开
 - braid; pigtail, plait, queue
 - tresser, tresse, natter
 
辮的字源字形
折叠展开
 
 宋 印刷字体 广韵
 宋 印刷字体 增韵
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
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