齲的笔顺
折叠展开
 齲的康熙字典
折叠展开
 康熙字典原文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下 部首:齒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677頁,第1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535頁,第5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538頁,第1字
音《唐韻》:區禹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顆羽切,𡘋音踽。
《說文》:齒蠹也。
《釋名》:齲,朽也。蟲齧之,齒缺朽也。
《廣雅》:齲,病也。
《史記・倉公傳》:齊中大夫病齲齒。
《後漢・梁冀傳》:冀妻能爲齲齒笑。〔註〕《風俗通》曰:齲齒笑者,若齒痛不忻忻也。
《淮南子・說山訓》:割脣而治齲。
音又,《正韻》:齲,齒啟貌。
音又,《集韻》:果羽切,音矩──義同。
注解
〔齲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下,康熙部首是齒部。
〔齲〕字拼音是qǔ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齒、禹。
〔齲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qǔ] ⑴ 〔~齒〕➊牙齒發生腐蝕的病變,在牙面上形成齲洞,逐漸擴大,最後可使牙齒全被破壞;➋患這種病的牙。均亦稱「蛀齒」;俗稱「蟲牙」。
齲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词典网整理。齲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
 齲的说文解字
折叠展开
 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區禹切頁碼第60頁,第4字續丁孫
𤘐
齒蠧也。从牙禹聲。
齲
𤘐或从齒。
附注桂馥義證:「禹,蟲也。故文从禹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四反切曲矩反頁碼第172頁,第3行,第3字述
齒蠧也。從牙禹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後漢書》:「孫夀能𤘐齒笑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172頁,第4行,第1字述
𤘐或從齒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邱禹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321頁,第1字許惟賢第144頁,第1字
齒蠧也。
段注《釋名》曰:𤘐,朽也。蟲齧之缺朽也。《史記》。齊中大夫病齲齒。《淮南》。斲木愈齲。司馬彪《五行志》。桓帝元嘉中。京都婦女作齲齒𥬇。
从牙。禹聲。
段注邱禹切。五部。
𤘐或从齒。
齲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 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117頁,第4字 | 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72頁,第4字 | 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141頁 | 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82頁,第7字 | 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78頁,第3字 | 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267頁,第3字 | 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462頁,第1字 | 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1138頁,第2字 | 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404頁,第2字 | 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48頁,第4字 | 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83頁,第3字 | 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622頁,第1字 | 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2703頁【補遺】第16389頁 | 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691頁,第3字 | 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73頁【崇文】第689頁 | 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235頁 | 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二冊,第575頁,第2字 | 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223頁,第3字 | 
齲字的翻译
折叠展开
 - tooth decay
 - Karies (S, Med)
 - carie
 
齲的字源字形
折叠展开
 
 商 甲骨文 宾组
 秦 简 关沮
 汉 简 张家山
 宋 印刷字体 广韵
 宋 印刷字体 增韵
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
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