𧍓
复制 虫部 共15画 上下结构 U+27353 
  汉语字典
 𧍓字概述
折叠展开
 〔𧍓〕字拼音是shuài 部首是虫, 总笔画是15画。
〔𧍓〕字是上下结构
〔𧍓〕字仓颉码是HBLMI 五笔是WNNJ 郑码是NXLI
〔𧍓〕字的UNICODE是27353。 十进制为160595,UTF-32:00027353,UTF-8:F0 A7 8D 93。
〔𧍓〕字的异体字是 蟀
𧍓的意思
折叠展开
 shuàiㄕㄨㄞˋ
基本解释
◎〔蟋𧍓〕同“蟋蟀”。虫名。蟋蟀科。
𧍓的康熙字典
折叠展开
 康熙字典原文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中 部首:虫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606頁,第27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088頁,第38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062頁,第34字
例《唐韻》、《玉篇》同「蟀」,《說文》作𧍓。詳蟀字註。
注解
〔𧍓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中,康熙部首是虫部。
〔𧍓〕字拼音是shuài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帥、虫。
〔𧍓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huài] ⑴ 〔蟋𧍓〕同“蟋蟀”。虫名。蟋蟀科。
𧍓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词典网整理。𧍓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
 𧍓的说文解字
折叠展开
 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所律切頁碼第442頁,第35字續丁孫
𧍓
異體蟀
悉𧍓也。从虫帥聲。
鉉注臣鉉等曰:今俗作蟀,非是。
附注邵瑛羣經正字:「《詩・唐風》:『蟋蟀在堂。』《七月》:『十月,蟋蟀入我牀下。』《爾雅・釋蟲》:『蟋蟀,蛬。』正字當作此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所律切頁碼第1046頁,第4行,第1字述
悉𧍓也。從虫帥聲。
鉉注臣鉉等曰:今俗作蟀,非是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所律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663頁,第6字許惟賢第1159頁,第2字
悉𧍓也。
段注《唐風》。蟋蟀在堂。傳曰:蟋蟀,蛬也。按許書無蛬字。今人叚蛩爲之。
从虫。帥聲。
段注所律切。十五部。按蟋蟀皆俗字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蟋蟀=悉𧍓。
𧍓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 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876頁,第7字 | 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127頁,第8字 | 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839頁 | 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588頁,第12字 | 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526頁,第7字 | 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946頁,第3字 | 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3271頁,第2字 | 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6543頁,第1字 | 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803頁,第2字 | 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50頁,第4字 | 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564頁,第7字 | 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4649頁,第2字 | 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2916頁【補遺】第17945頁 | 
| 14 | 說文義證 | 第1158頁【崇文】第4629頁 | 
| 15 | 說文句讀 | 第1923頁 | 
| 16 | 章授筆記 | 第553頁,第4字 | 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十冊,第36頁,第2字 | 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1225頁,第2字 | 
𧍓的字源字形
折叠展开
 
 宋 印刷字体 广韵
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
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