兓字概述
折叠展开
 〔兓〕字拼音是qīn 部首是儿, 总笔画是8画。
〔兓〕字是左右结构
〔兓〕字仓颉码是MUMVU 五笔是AQAQ 四角号码是11412 郑码是HRHR
〔兓〕字的UNICODE是5153。 十进制为20819,UTF-32:00005153,UTF-8:E5 85 93。
〔兓〕字的异体字是 尖
兓的笔顺
折叠展开
 兓的意思
折叠展开
 兓的康熙字典
折叠展开
 康熙字典原文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:儿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85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25頁,第5字
標點整理本: 第52頁,第1字
音《唐韻》:子心切;《集韻》:咨林切,𡘋浸平聲。
《說文》:兓兓,銳意也。
《正譌》:通用駸。从二旡諧聲,與兟別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則旰切,音贊──二人屈己以贊也。
注解
〔兓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儿部。
〔兓〕字拼音是qī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兂、兂。
〔兓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qīn] ⑴ qīn ㄑㄧㄣ 同“駸”。
兓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词典网整理。兓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
 兓的说文解字
折叠展开
 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八下反切子林切頁碼第282頁,第10字續丁孫
兓
,銳意也。从二兂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兂主入,故兩兂為銳之意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六反切子林反頁碼第715頁,第5行,第2字述
,銳意也。從二兂。
鍇注臣鍇曰:「兂,銳利也。故二兂爲銳意。從此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八下反切子林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1621頁,第2字許惟賢第710頁,第7字
兓兓,
段注各本譌。今依《玉篇》、《集韵》正。
銳意也。
段注兂主入。故兩兂爲銳之意。兓兓㊟,其言所謂意內而言外也。凡俗用鑯尖字卽兓㊟字之俗。
从二兂。
段注子林切。七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今尖字。
今尖字,銳意也。
俗作尖。
兓【争】,即今尖字。
兓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 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555頁,第5字 | 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707頁,第4字 | 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538頁 | 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361頁,第2字 | 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341頁,第8字 | 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230頁,第1字 | 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102頁,第1字 | 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4286頁,第1字 | 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819頁,第2字 | 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20頁,第2字 | 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351頁,第11字 | 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2933頁,第1字 | 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8635頁【補遺】第17297頁 | 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329頁,第2字 | 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740頁【崇文】第2957頁 | 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158頁 | 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359頁,第3字 | 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七冊,第749頁,第1字 | 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824頁,第2字 | 
兓的字源字形
折叠展开
 
 商 金文 商
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
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
 宋 印刷字体 广韵
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
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