荋
复制 艹部 共9画 上下结构 U+834B 
  汉语字典
 荋字概述
折叠展开
 〔荋〕字拼音是ér 部首是艹, 总笔画是9画。
〔荋〕字是上下结构
〔荋〕字仓颉码是TMBL 五笔是ADMJ 四角号码是44227 郑码是EGL
〔荋〕字的UNICODE是834B。 十进制为33611,UTF-32:0000834b,UTF-8:E8 8D 8B。
荋的意思
折叠展开
 荋
érㄦˊ基本解释
◎草多叶的样子。
荋的康熙字典
折叠展开
 康熙字典原文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467頁,第6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031頁,第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998頁,第16字
音《玉篇》、《直音》𡘋讓之切,音而──草多貌。
例又,草名。馬融〈廣成頌〉:芝荋堇荁。
音又,亭名。
《說文》:沛城有楊荋亭。又,《集韻》:汝來切,音腝──義同。
注解
〔荋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。
〔荋〕字拼音是ér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而。
〔荋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ér] ⑴ 草多叶的样子。
荋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词典网整理。荋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
 荋的说文解字
折叠展开
 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如之切頁碼第27頁,第2字續丁孫
荋
艸多葉皃。从艸而聲。沛城父有楊荋亭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反切然知反頁碼第97頁,第1行,第1字述
艸多葉皃。從艸而聲。沛城父有楊荋亭。
鍇注臣鍇曰:「古謂頰毛爲耏,此草似之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如之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160頁,第5字許惟賢第70頁,第3字
艸多葉皃。
段注荋之言之而也。如鱗屬之之而。
从艸。而聲。
段注如之切。一部。
沛城父,
段注見《地理志》。
有揚荋亭。
荋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 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50頁,第6字 | 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82頁,第4字 | 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78頁 | 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36頁,第16字 | 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30頁,第18字 | 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09頁,第5字 | 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11頁,第1字 | 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521頁,第1字 | 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68頁,第3字 | 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1頁,第1字 | 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36頁,第5字 | 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302頁,第3字 | 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773頁【補遺】第16246頁 | 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732頁,第1字 | 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90頁【崇文】第357頁 | 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09頁 | 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一冊,第504頁,第1字 | 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85頁,第3字 | 
荋的字源字形
折叠展开
 
 楚〔战国〕 简 新蔡葛陵
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